当时还在薛家为婢时,苏雪摇是颇得薛老夫人之心的,薛老夫人是很想留了苏雪摇在孙儿身边,给孙儿为妾,
但大户人家,尤其是薛家这等的国公府邸、皇亲国戚,妻和妾又不一样。
凭苏雪摇之前的品貌和德行,做妾自然可以,甚至做个贵妾,老夫人也都十分愿意撮合。但如今,即便是认祖归宗,成了史家真正的大小姐,要她给薛三郎为妻,薛家也仍为薛三郎抱憾。
但凡有得选择,薛家必会退了同史家的亲事。
可如今,薛家正如日中天,反而是出不得半点错。
但凡背信弃义,退了同史家的亲事,必然立刻就有御史弹劾他们镇国公府父子兄弟。
为顾大局,为全家族颜面,薛家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同史家的这门亲。
薛三郎多日前便外出公干去了,并不在京内。
成亲在即,如今换了他成亲的对象,薛家众人也在犹豫要不要提前告知一声。
他是出门公干,为朝廷办案去的。若这个时候告诉他这个消息,也怕会影响了他办公务。
但若不说,毕竟是他自己的终身大事,如今众人皆知,却唯独把他蒙在鼓里,也实在不好。
最后,还是薛老夫人最终拍了板,决定提前告诉他这个消息。
“三郎是办大事之人,若因这点小事就误了为天子办差,往后又还能成什么事?何况,他原就对这门亲事没抱什么希望,至于是娶原先的史大小姐,还是如今的史大小姐,于他来说,也是差不多。但我们既换了他成亲的对象,的确该告知一声。”
所以,早在多日前,薛老夫人就亲自书信一封,又命自己身边信得过的人给薛霁送了过去。
薛霁也是临到婚期的前两日,才得知,自己即将迎娶的新妇已不是之前的那位史家小姐,而是曾侍奉在自己身边的那个叫雪儿的丫头。
薛霁远行公办是为一桩命案,如今正查到了案子的关键处。
一心扑在公务上的薛霁,虽对京中之事颇有不解和愠怒,但一时也并未太放在心上。
才从外面回驿站的薛霁,在看了祖母命人快马送来的家书后,也只淡淡应了句:“知道了。”
正如老夫人说的,他原就对这门亲事没抱什么希望,至于史家那边换谁嫁过来,于他来说,也不是多重要的事。
只是……若是换成那个叫雪儿的丫头嫁来薛家,薛霁心里不免会生出些猜疑来。
她曾是自己房里的丫鬟,老夫人也有意纳她给自己做妾。
曾同她较量过几回,知她是个极聪明的女子。又能识文断字,写得一手漂亮的蝇头小楷,薛霁心中虽对她有戒备,但也颇有赏识。
自己没有纳她为妾之意,她也没有给自己做妾的心思。薛霁记得,临离京之前,就怕自己到时候不能及时赶得回来,祖母会自作主张把那雪儿直接抬为他的妾,他还特意叫她来跟前提醒过,要她不要畏惧祖母威严,关键时刻,可直接把他抬出来堵祖母的口。
祖母老人家是良善之人,若她真不情愿,她老人家也不会逼迫。
她当时是满口答应了的。
却没想到,是没给他做妾,如今却要成了他的妻了。
祖母差人送来的家书上虽大概说了事情缘由,但若说一切都是巧合,没有那个女子的谋算,他是不信的。
她果然是个有手段的,只是之前不曾看得出来。
真没想到,偌大的国公府,竟会被一个小丫头玩弄于鼓掌。
薛霁从一开始就是对苏雪摇有戒备之心的。
她不是家里的家生子,也不是自幼卖身到府上为婢的,而是最近才进的府。细算来,不过才两三个月时间。
九月时,宫里的贵妃娘娘得圣恩回娘家省亲,薛家为迎贵妃仪仗,怕到时候府上人手不够用,从而怠慢了皇家,便特意临时从外面雇佣了些人进府帮忙。
后来贵妃回了宫,临时雇佣的短工都被遣散出府,唯独她因得祖母喜欢,被留了下来。
有关她的身世,薛霁派人去查过。她说她是从临安城逃难到京城来的,可临安城七月水患后,几乎成了一座鬼城。想打探清楚她的出身,一时很难。
而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又摇身一变,成了史将军府千金,并顺利成了他未婚妻……如此巧合,实在不得不令他起疑。
但眼下薛霁顾不上这些,只能亲自书信一封让祖母的人带回去。之后,他再尽快处理好这边的事,然后赶回去。
希望在他赶回家之前,她不要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薛霁没能在成亲之日赶回京城,薛家那边也没让府上未婚的四郎、五郎替兄迎亲。薛家送过来的,就只有迎亲仪仗。
没有新郎官儿,闹喜拦门这一步自然是省略了。
没有新郎官儿,苏雪摇只能自己一个人拜别父母。
自从换了人嫁去薛家后,史夫人这些日子一直都托病不起。恰好史将军对其也诸多怨愤,于是女儿成亲这日,也未曾差人去请她来送亲。
所以,高位之上,一边坐着的是史将军,另一边则摆着一块牌位。
正是苏雪摇义母温氏的牌位。
如今这样的局面,于苏雪摇来说,一切都是恰如其分的好。她顶着义姐史雪舞的身份出嫁,出门前拜的,也是姐姐的亲生父母。
想如此,也可聊慰义母和姐姐的在天之灵。
薛霁不在,没人为她揭盖头,苏雪摇自己揭的。洞房之夜,没人陪她一起共度,也是她自己一个人扛过来的。
第二日早上的敬茶,苏雪摇自然也只能自己只身一人前去薛家长辈们面前奉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