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钟鹫生活的这个情绪场时代,“侦探”类型的作品早已经过时,只在小众圈子里还被追捧。
且哪怕是在小众圈子里,爱好者们热烈讨论的也都是上世纪、上上世纪、甚至上上上世纪的作品。
近二三十年的新作,能提一句“没有严重逻辑漏洞”就算夸奖了。
至于“没漏洞又好看”,不存在的。
连偶尔新拍的侦探类影视剧,也几乎全是翻拍几十数百年前的经典。
但凡勇于自编剧情的纯侦探剧,全都扑得没有半点水花。
很多侦探作品爱好者也分析过,造成这种再无像样新作现象的最大理由是现代刑侦技术的飞速发展。
公共区域几乎全覆盖的摄像头、一个手印便可锁定一个人并得知其详细生平的痕迹鉴定和信息记录检索技术、各种工具都要求实名使用的管理方式……
这些让破案成为一种系统的、流程规范的团队合作项目。
难以再给某一个人的灵光一闪提供高光舞台。
在现代社会,犯案后想不被发现,或者想被发现了但不被抓到,难度极高,而且必然需要深入掌握大量相关专业知识。
这就排除了激情犯罪后意外逍遥法外的类型,只能写高智商专业罪犯。
则相应的,能对付这种犯罪者的侦探也必须一个人能当一个团队使。
以这种逻辑写出来的破案小说,独立侦探……
现代社会心中没鬼的受害者遇到事了为什么不报警而是找什么侦探?
找侦探能比报警容易?
能力如此强的侦探为什么要当侦探,而不是从事更有前途的职业?
什么?警方整个系统的专业团队加起来比不上一个侦探?
现代社会,这合理吗?
能进警察系统得到重用的,谁不是经历了十几二十年的苦读,又经历了至少几年的专业实践,一个编外的侦探能有多天才以一敌百?
金手指开太大只会引来观众读者吐槽。
尤其当作者的笔力所限,一边将侦探设定为智商三百的天才,一边将之实际描写得还不如普通人、只是个撞大运的智障时。
而如果把侦探小说的主角定为警察……
这还能叫“侦探”小说吗?
当然,写警察故事的作品也不少,但重心基本不可能放在破案的英明神武上。
而会偏向于展现收集线索的枯燥琐碎又分秒必争、严格按规范流程获取证据、不能轻易剑走偏锋让好不容易拿到的证据失去效力……
最终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破了这个案子的警方则继续为下一个案子进行自己分内的工作。
很多人觉得这不够酷。
所以现代写侦探小说还是偏向于将背景设定在破案手段不够健全的、需要奇迹似的个人英雄登场的环境中。
要么是偏僻的、与外界有严重隔离的地方,这容易发展成伦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