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让学子们豁然开朗,同时也让他们心中不由紧张起来。
他们穷经皓,毕生都在钻研经学,如今大将军开科取士,一下字要考这么多科目,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
尤其是那数学、工学、天文等科目,对他们来说更是闻所未闻,不知从何下手。
不过,苏曜显然也想到了这个问题。
一方面,由于古时道路难行,想让天下考生都聚集于京师,那没个一年半载非常困难的。
所以,苏曜这次科举,为了笼络学子,也为了尽快填补缺官名额,还有给天下做个示范,实际上就是直接从快的特地开了一个给所有京师太学学子们的特科。
而且考试内容也是以他们一直钻研的明经科为主。
至于其他科目,如数学、法律、策论、工学和天文等科目,考试内容会比较简单,而且还有提前布的备考文献,和在太学举办的学习会等,帮助学子们更好的备考等等。
荀彧的话语如同定心丸,让学子们心中的担忧烟消云散。
他们纷纷表示感激,对科举考试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在荀彧的耐心解答下,学子们对科举考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知道,这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一个能够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机会。
尤其是当得知本届恩科,将共取士录官近千人的名额后,所有人都沸腾了。
在这其中,有部分之前早已被锦衣卫展的线人们此刻是第一时间站出身来,振臂高呼:
“大将军真是英明神武,此举必将造福天下学子!”
“科举考试,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倘若这真能做到,那这就是天下第一善政啊!”
“我们现在聚在这里闹事,反对这等善政,岂不是倔咱们自己的根基吗?!”
在他们的带动下,一时间,可谓是应者如云。
如此切身利益前,大量脑子清醒的寒门学子们马上就搞明白了利害关系,知道自己是受人利用。
而人群中那些大世家出身的学子们,则是看的目瞪口呆,有人直呼这是礼崩乐坏。
不过,他们的声音在人潮中是那么的渺小。
很快,在荀彧等人的谆谆善诱下,聚集在宫门外的上万抗议学子们便纷纷散去。
人群仿佛潮水一般,他们汹汹而来,又滚滚而去。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再是这皇城宫门,而是一窝蜂的涌向了太学。
据荀彧所说,关于本次科举考试的具体事宜,已经印给太学属官,将由他们进行详细讲解。
这一下,人群们哪里还能站的住。
结果,这一走,一下子就把之前挑事的那些人给晾在了原地。
他们有的人灰溜溜的逃走,跟着人潮一起涌向太学,紧张的观望最新的局势。
也有的人傻乎乎的站在原地,大呼小叫让同学们不要相信那逆贼苏曜的花言巧语。
然而,这一次,对于他们这些退潮后裸泳的“勇士”,苏曜没有任何姑息。
几乎是突然之间,街道上便是马蹄声起,一队队身着红衣的缇骑一涌而出,直奔这些反对者而来。
这一下可把他们吓傻了。
“你们是什么人?!”
“不要,离我远一点,我乃太学学子,尔等不能擅自抓人!”
那些被包围的反对者们,顿时吓得脸色苍白,惊恐万分。
然而,为的王凌只是举起牌子,冷哼一声:
“锦衣卫办案!”
“尔等涉嫌煽动,颠覆政权,危害国家安全,随我回衙门走一趟吧。”
王凌一声令下,锦衣卫的缇骑们便动作利落地将那些反对者们一举成擒,统统押入大牢之中。
那些被擒的反对者们,有的还在拼命挣扎,大呼冤枉;有的则已面如死灰,知道大势已去。
周围有那不及撤离的围观学子们,见此情景,无不心惊胆战,同时也对苏曜的雷厉风行感到敬畏。
他们心中明白,这位大将军为了推行官制改革和科举制度,不惜如此在京师之中动兵捕人,足见其决心之大,手段之果断。
而那些原本还在犹豫观望的世家子弟,此刻也彻底打消了心中的侥幸,不敢再轻易妄动,纷纷一拥而散,逃回家中和太学,不敢再掺和这些是非。
正所谓雨露之后见雷霆,随着王凌所辖锦衣卫的次出击,苏曜的反击也就此正式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