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荀彧的言后,皇宫门前一下子炸开了锅。
学子们兴奋地议论纷纷,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
有那脑子活络之人已经挤到了前排,拼命的挥手询问具体的考试事宜。
对此,荀彧自然是求之不得,再次让禁军将士们高呼肃静后耐心的大声解释起来:
“科举在全国范围举行,三年一考,共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层次,依次晋级,之前讲过不再赘述。”
“需要特别明确的一点是,此次新帝登基,举办的届乃是恩科是也。”
“恩科?这是什么意思?”
学子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纷纷看向荀彧,等待他的解释。
荀彧微微一笑,继续说道:
“所谓恩科,乃是大将军为庆祝新帝登基,特设的加试机会。”
“本次恩科,不局限于常规科举的时间限制,将提前举行,并且为了广纳贤才,考试难度也会相应降低一些。”
“同时,恩科还将设立更多的录取名额,确保更多的优秀学子能够有机会入朝为官。”
“真的吗?”
“那真是太好了!”
“请问荀侍中,那这恩科具体何时举行?我们该如何报名呢?”
学子们迫不及待地纷纷询问,荀彧一见他们的注意已经完全转移,便抚须笑道,耐心解释:
“本届恩科的具体时间已经基本确定,将在公主登基大典后的三个月内举行。”
“至于报名之事,朝廷将通知天下各郡县,命当地官府自行设立报名点,学子们只需前往当地的官府或者学府,按照要求填写报名表,缴纳一定的报名费用即可。”
“其中乡试由天子钦命的主考官在各郡府主持,择优录取,次年在京办会试,优中选优,一月后办殿试,金榜题名!”
“而此次恩科,对于诸位长久在京求学的太学学子们,也予以特别关照,诸位将无需返乡报名,而是直接获得晋级京师会试的资格,在考试之前,可安心在京备考。”
“荀某这里,由衷的祝愿各位届时都能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荀彧的话让学子们听得如痴如醉,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无限可能。
当即,就有一个学子好奇地举手问道:
“荀侍中,那既然是开科制举,那请问具体要考些什么内容呢?”
荀彧微微一笑,解释道:
“此次恩科,主考乃是明经、数学、法律与策论,次考工学、天文和诗赋等。”
“其中明经科目主要考察的是学子们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诗经》、《尚书》、《礼记》、《易经》和《春秋》等五经的内容。”
“同时,也会考察学子们的文章写作以及他们对时事的见解和分析能力。”
“而法律科目则主要考察学子们对律令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他们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子们闻言,纷纷点头表示明白。
他们知道,这些经典和都是他们平日里刻苦钻研的内容,也是他们展现自己才华的重要途径。
“荀侍中,那其他科目呢?比如数学、工学都是考些什么?”另一个学子追问道。
荀彧微微一笑,继续解释道:
“数学科目主要考察学子们的算术和形学能力,以及他们对数学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至于工学和天文等科目,则会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来设定考试内容。”
荀彧的话让学生们听得是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科举考试竟然会如此全面和细致,不仅考察他们的经典知识和文学素养,还考察他们的算学和法律甚至天文和工学?
算学和法律他们姑且能够理解。
毕竟一个不识数的太守只会被手下郡吏们忽悠,不懂法那就自然也无法秉公断案。
但是天文和工学又有何用?
在他们的认知中,这些似乎与治理国家、出仕为官并无直接关联,为何会成为科举考试的科目呢?
荀彧似乎看出了学子们的疑惑,他顿了顿,脑中浮现出苏曜的身影,一笑而道:
“诸位学子有所不知,天文与工学,虽看似与治国无直接关联,实则不然。”
“天文者,观天象,知时令,明阴阳,辨吉凶。”
“自古以来,天文便是帝王之学,关乎国家兴衰、民生福祉。”
“一个懂得天文之人,能够预知天时,指导农耕,防灾减灾,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而工学,则是治国之实学,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无论是修筑城池、制造兵器,还是改进农具、展交通,都离不开工学的支持。”
“一个懂得工学之人,能够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