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大夏镇远侯 > 第83章 幸灾乐祸(第1页)

第83章 幸灾乐祸(第1页)

乔鸿路面容冷漠地横跨一步,向着沈卿绾恭敬一礼。

“陛下先前之言有失偏颇!”

沈卿绾尚未启唇便见其又道:“此次雍州之战大获全胜,非镇远侯之功,实乃陛下英明决断与英国公援军神速之果,方才能令镇远侯化险为夷!”

顿了顿,乔鸿路接着开口:“诚然,雍州之役,镇远侯或许有微末功绩,但相较于其擅自违抗诏令,改道而行之举,便不值一提,更兼三州之乱,至今未见确凿证据,便是不予镇远侯责罚,已是皇恩浩荡,又如何还能再对其有所嘉赏呢?”

未待沈卿绾启齿,王茂清与墨青恬二人便坐不住了!

宁修言若是无功,那自家儿子岂不是就更没功劳了?

九死一生拿命换来的军功,若给乔鸿路这么一搅和岂不是等于白干了?

明面上他看似是不给镇远侯嘉奖,实则是断送了两家人的前程!

要知道当初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王茂清与墨青恬二人几近被吓得瘫软在地。

那可是他们二人的心头肉,纵是有些许瑕疵,但也远胜过郕国公府那两位逆子千百倍!

没有丝毫犹豫,王茂清当即横身出列,朝着沈卿绾躬身行礼。

“陛下,臣以为郕国公之言,纯属无稽之谈!”

沈卿绾闻言,面上不禁掠过一抹讶异,她未曾料到,此刻王茂清竟会毅然决然地站出来,与乔鸿路针锋相对。

随即饶有兴趣问道:“哦?不知王爱卿以为郕国公的哪句话不对?”

“回陛下,臣以为,镇远侯若非遭遇不可预知之险,断不会轻易更改既定路线。此等变故,显然是遭遇了迫使他不得不调整行程的棘手之事,逼不得已之下才决定转向雍州,也正因其临危不乱,方才令麾下众人避免落入敌人圈套之中!镇远侯此番果断决策,恰是为其证明领兵有方!故而,镇远侯此行非但无过,反而有功,若陛下仅犒赏三军而忽略了对镇远侯的嘉奖,恐会寒了将士们的心啊!所以,微臣斗胆,请陛下嘉奖镇远侯,以安军心!”

乔鸿路闻言,脸色骤变,一双虎目猛地睁大,直视着王茂清,气势汹汹。

“王尚书可是觉着老夫在针对镇远侯府?”

王茂清面色淡然,语气不吭不卑道:“郕国公多虑了,本官不过是就事论事罢了,并非意有所指!”

而乔鸿路却在此时指着王茂清的鼻子怒气冲冲。

“老夫跟随先帝身边征战四方的时候,你等不过是一介白身,战场之事你又懂什么?”

王茂清一时语塞,面露窘态,却也不得不承认乔鸿路所言直击自己要害。

“先不论三州之乱是真是假,即便是真的,他宁修言也该及时返回京都,将此事上奏陛下圣裁,而不是独断专行,贪功冒进,领着六千人就敢深入虎穴,若非陛下圣明,连夜派遣英国公领兵驰援,他宁修言一旦被梁、荆二州合围便会彻底孤立无援,届时六千人马损失殆尽不说,还平白无故给人送去粮草补给,难不成王大人想要自家儿子同他宁修言一起陪葬不成?”

见王茂清被堵的哑口无言,乔鸿路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目光如刃,缓缓扫过朝堂上的群臣。

“诸位大人,莫非记性不佳?想当年,若非宁修言急功近利,武宁关何以险些落入敌手,危在旦夕?而今……”

墨青恬适时开口打断了乔鸿路想要继续下去的话。

“郕国公此言未免有失公允,当年之事孰是孰非先帝早已明察秋毫,盖棺定论。今日所议之事,何必牵扯陈年往事?若是我等犬子不幸陷于危难,即便身死,那也是为国尽忠,亦是忠魂昭昭,死得其所。陛下念其忠勇,自当厚待我等遗老,而我等为人臣、为人父者,亦能因子女之英勇而荣耀加身,郕国公,以为然否?”

这番话,字里行间暗含机锋,即便是懵懂无知之人,也能品出几分弦外之音,更遑论这满朝的人精,又岂会不解其意?

要不说文人这张嘴堪比武将手中利刃呢,当真是气死人不偿命!

闻言,乔鸿路霎时间老脸涨红,手指颤抖地指向面前二人,眼中怒火中烧。

“老夫不过是循事而论,你二人却这般胡搅蛮缠,含沙射影,难不成是以为老夫有意阻碍你等爱子的仕途坦荡?”

“京都上下,谁人不晓郕国公清廉正直,胸怀国家,尤善发掘英才,委以军中要职,岂会对我等子嗣的成长之路设障?再者,我等后辈在雍州大捷中的微薄之功,相较于全局而言,实乃沧海一粟,不值一提,怕就怕郕国公……”

说到这里,王茂清故意一顿,言辞间留给群臣无限遐想。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