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此言一出,对面士子纷纷变色,这词牌心中可没有腹稿,这是双调一百四十三字的大词牌啊,平时根本都没有尝试过,更别说临场而作了。
一般的小令还能现场挥一下,这种大牌基本都是一点点填成,费时几日甚至几月不等。
而且六州歌头乃是豪放古风,文王合六州,这种牌子必要作出豪迈之气,作不出豪迈,不符词牌意思,依旧不行。
他们都看向赵倜,神色舒缓了不少,就算赵倜真的才华横溢,临场作一六州歌头,只怕也极难,就更别提作得好了。
但这些士子随即便又想到,哪怕对方作得平常,哪怕差劲,只要格律不错,他们作不上来,却依旧算赢,未免心中陡然一惊,立即开始绞尽脑汁,琢磨辞藻,想着用最快时间,胡乱填一阕出来。
“六州歌头。”赵倜微眯双眼,居然是这个牌子,他笑了笑,在案前往返两趟,道:“便六州歌头。”
这时众人闻他开口,目光全部看过,赵倜负起双手,眼神有些热烈,吟诵道:“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
少年侠气?众人闻言不由一愣,居然不是怀古一类,而是要直抒胸臆?这简直更加难作了!
只听赵倜继续道: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什么?!一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作完,士子们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个个觉得心跳加。
这词上半阕简直就是酣畅淋漓,痛快无比,但下半阙却是悲壮凄切,志不得,意难平,叫人愤怒而吼,宝剑无请缨,马鸣萧萧啸西风。
这种词别说叫他们现场作,就是回去想几天,几月,想一年都写不出来啊。
赵倜此时神色露出一丝感叹,这词乃是贺知章后人,太祖贺皇后的族孙贺铸于二十几年后而作,当时宣和七年,乃为抗金所书写下来的。
苏轼望着赵倜,露出古怪表情,不对啊,越来越不对劲了。
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他却能感觉出来,这词和上一的风格差太多了,和第一风格也不像,怎么看也不似出自同一人之手,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他心中暗想,除非……除非这人乃是天纵奇才,文比天高,才能来回转换风格写诗,难道说燕王竟然是文道天才?燕王这么多年孤芳自赏,不愿掺合那些士林文坛的虚名之事,此刻为了大宋,为了获得战马,才不得不破了规矩?是了,是了,定然是如此了,没想到燕王品行如此高洁,真叫人倾佩。
“好!”这时对面案头里的北府宰相萧兀纳轻拍桌案,呼了一声。
耶律洪基瞧他一眼,只见萧兀纳面色有些激昂,知他有感词意,不由胸中也顿时激起几分豪情:“确实好,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
耶律延禧在旁脸色苍白,看着赵倜,心说坏了,看来姐姐定然是被这赵使者给骗了,居然说他只有武功,没有文声,这是没有文声?诗词大家也不过如此吧!就不知姐姐还有没有被骗了别的什么。
耶律洪基再次细品一番这词,稍稍有些疑惑地道:“赵使者,怎会想到作此词意?”
赵倜闻言微微一笑,这六州歌头少年侠气下半阕有些激愤哀切,报国无门之意,他道:“我于东京掌马步兵,有西北老将致仕,家在东京归返,与其谈论饮酒,听其述说一生事,心中感慨,颇为情动,权为其生平经历而作。”
耶律洪基点了点头,这就对了,这词的内容沧桑深情,也只有老将老卒,或者久在宦海浮沉之人才有这种情绪。
赵倜看向对面众人:“可有愿意作此词的士子与我对这一阕。”
没人说话,南面宰相王师儒将脸扭去了一旁,都是一问一个不吱声。
赵倜转头去瞅耶律洪基,耶律洪基顿觉有些尴尬,三局皆输,若非对方托大,此刻诗会已经结束,他轻咳道:“朕……朕便再出一题?”
赵倜道:“还请陛下出题。”
耶律洪基心想,不好再出什么太难的题目,这样下去大辽这边的士子当场难作出来,就是几个汉人相公也不得手,而且多少也得顾及点自家颜面。
他道:“赵使者便作一小令木兰花吧。”
小令木兰花,双调五十六字,唐教坊曲名,后作词牌名,世所常见,但凡填词者,多少写过此牌。
对面士子闻言便是眼睛一亮,这种小令,半数人心中都有存货,就是没有的,现在写来也不难。
赵倜闻言瞧着众士子,微微笑道:“诸位不用费神了,我若开口先作,诸位必然不敢言声,还是歇歇吧。”
众人气得面色青,王师儒冷哼道:“赵使者就敢这般夸口?”
赵倜道:“王相公是有意相比了?”
王师儒也是饱学之士,在辽国称得上文坛大家,只是之前说他们几人作为裁判,并不下场,但此刻实在忍耐不住,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看着赵倜狂妄嚣张,辽国士子全都无法对抗,就起了心思,而赵倜又出言说他可以下场,这怎么还能忍受得住?
“比不比未必谈上,但赵使者说一诗作完,叫我大辽没人再能开口,是不是有些太目中无人,不可一世了?木兰花这种小令多见,不像那些大的词牌,或好坏相差不多,或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怎能你一词作出,便压了全场呢?”王师儒端着姿态,哼声道。
赵倜笑眯眯道:“我知王相公意思,不过是这种小令字少,高下判别难得太大,给人献丑的机会多些,但我作此词,只怕连献丑机会都不会给各位留下。”
王师儒闻言心中火气愈大,对方看着不过十七八岁年龄,怎敢就夸下这般海口?他冷笑道:“本相自是不信,哪里来得这种事情!”
赵倜笑道:“王相公执意要献丑了?”
王师儒道:“你且作来,谁献丑还不好说!”
“木兰花是吧?”赵倜点了点头,看一眼众人,开口吟诵道:“词牌木兰花……”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