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 > 第二五七章(第3页)

第二五七章(第3页)

东北这个地方因为温度的原因,比较冷。农村的土炕成了冬天里最常见的取暖的设备了。

土炕即可以生火做饭,又可以取暖。

而炕头成了最暖和的地方了。

一般其实吃饭坐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甚至好多地方,还要讲究陪酒吃饭的座位,第一个陪酒的人是主陪,还有第二位置的次陪,当然也有好多什么主宾,次宾。

不过这里毕竟是农村,没那么多讲究了,能喝上酒,就已经很不错了。

都在温饱线上挣扎着,也就不那么讲究了。

繁文缛节,都是在吃饱了之后,才能去考虑的。

在吃饱之前,人总会想着吃饱穿暖,睡的暖。

这个时代的吃穿住行相对比较简单一些。都是为了生活。

好的人家吃的是大米白面的精粮,也能整几个菜。偶尔日子过得舒服,可以包顿饺子。

有句话叫:谁家过年不吃饺子?

这句话的含义其实挺心酸的,实际是说这句话的人,多数生活的并不是很好。

老张头和赵廷绪推脱了几句,最后还是坐在了炕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廷绪虽然岁数不小了,但是和老张头一比的话,那岁数就太小了。老张头都八十多岁了,八十多岁的人了,那真的是老家伙了。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就是现代的话,八十多岁的人,身体还挺硬朗的,也不是特别多。

在这个年代,能活到八十多岁,确实很少很少。老张头,也算的上是他们村里的老寿星了,他坐炕头,也是理所应当的。

赵春妮温了一酒壶的酒。

酒壶是那种非常小的小酒壶,大约也就是装个二三两酒,多了是装不了的。

桌子还没有放,饺子正在包着。

“亲家,你可有年头没来了。”老张头笑着说道:“上次来,好像都是那年你们家老三娶媳妇的时候了。”

赵廷绪点点头。

确实也很多年没怎么来赵春妮家里了。不过也不是说真的没来,而是来了也不吃饭的。

赵廷绪这个人,基本上不怎么赶集的。所以不怎么来这边。

平时他也挺忙的,忙着打打牌什么的,或者干点农活,不怎么爱动弹。

再者说,不是年节的,来闺女家干什么?

亲家,自古以来,对付的比较少。

这可不是说的假话,或者说针对赵廷绪家里。而是实实在在的,自古以来,亲家这种亲戚,真没有几个关系好的。

一般来说,婆媳矛盾这个问题,自古就有,谁都解决不了。但是这个时代,离婚还是很少的。不能离婚,但是婆媳矛盾这个问题还很难解决的了,那就带来的影响就是,身为双方父母,很难对付起来。

而且这种关系来说,不走动更好一些。所谓眼不见心不烦,谁也别搭理谁,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了。

总是走动,有经济来往,反而会更差。人哪有心理平衡的时候呀,都是心理不太平衡的。总会有一个赚了便宜,但是就一定有另外一个人吃亏。这是不可能避免的了的问题了。

赵春妮和婆婆的关系,其实也很一般,这个赵廷绪也知道。

毕竟身为一个传统的时代,赵春妮虽然有了儿子,但是是个傻儿子,自然也不会特别吃香了。

喜欢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请大家收藏:dududu重生九十年代小村庄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