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鹅到了老宅,结果今天赵铁刚挺争气,还真的就去赵大鹅的大姑赵春妮家里了。
赵大鹅略感欣慰:赵老三这辈子终于干了一回人事。
闲来无事,赵大鹅就在村里晃悠……俗称街溜子。
正溜达着就看见赵廷明领着司马大炮三兄弟,还跟着四五个村民,浩浩荡荡的准备上山打狼去了。
里边还有赵大鹅的老爹赵铁生……
赵大鹅看着这群人,自己都有点茫然了,于是他们路过的时候问道:“大爷爷,你们去打aidai去?”
赵廷明点点头说道:“是呀……”
“咋这么多人?”
“人多壮胆……”
“aidai聪明着呢,你们这么多人,动静一大,那aidai隔着好几里地就跑了,那还打啥?”赵大鹅疑惑的问道。
赵廷明咳咳了两声,随后低下头低声说:“哎呀,就那么回事吧。只要把那aidai撵跑了就行了。不在咱们村出事,就太平长安,能打死了,自然最好。打不死,人也别出事不是最好了?反正第一位的是,人不能出啥闪失,对不对?”
赵大鹅一想,也觉得赵廷明说的歪道理,多少有点值得肯定的地方。
赵廷明的态度自然是能打死了狼,附近都消停了,自然是最好的结果。如果狼跑了,东台子村附近没有了,那就更好了。反正他只是村长,又管不了别的村,狼去了别的地方,和他赵廷明就没什么关系了。
赵廷明只保证东台子村别再出事,就完成任务了。至于其他的,他倒也没怎么想。
“大鹅,你去玩会不?”赵廷明问道。
反正赵廷明觉得这趟出去打狼,去了十几个人,还有三个“江湖大能”之辈,一定是万无一失的,带上赵大鹅也无所谓,就当一群人上山溜达溜达,呼吸一下东北特有的寒冷空气,顺带吸收点西北风带来的沙尘暴……
赵大鹅也觉得没啥事,就问道:“那中午管饭不……”
“管饭……”
“好嘞。”
赵大鹅嘿嘿一笑,又混到一顿饭,舒服。
赵大鹅虽然住在大姨家,但是她也不太好意思天天混在大姨家吃吃喝喝的。赵大鹅都是尽量自己带或者买一些吃的,这样会好很多。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大姨虽然人很好,赵大鹅又是个孩子,吃吃喝喝是没问题的。但是有来有往才好。不过由于赵大鹅的母亲一直没回来,就算回来也没地住的问题,导致赵大鹅就被迫住在大姨家里。
她也是心里想着早点攒钱盖房子,而且能尽量出来混一顿是一顿的。
赵廷明家里条件也还行,赵大鹅也没少混饭去,而且去赵廷明那里,赵大鹅没太多心里负担。甭管怎么说,只要赵大鹅提一句我也姓赵,就可以硬气的混起来,至于以后搭的人情,那就是赵铁生和赵廷绪的责任了。
赵铁生又不咋地,不坑爹,难道还坑母亲娘家那边的亲戚?
切……
赵大鹅于是就和赵廷明等人溜达的上山了。
一行人除了赵廷明、赵铁生还有司马大炮三兄弟之外,还有村里撵兔子的几个“杰出少年、杰出中年”……赵永东,赵永辉,赵铁清和赵铁昌。
所谓术业有专攻,这几位平时可是赶山的好手。抓兔子,能把兔子撵死了。
其中最厉害的就是赵永东了。这小子天生随他母亲孙晓霞的血脉真传,耐力特别好。身体还挺瘦,但是就是能跑。
普通人走了十几里路,那就累的不行了,人家赵永东能跑十几里路……
赵永东今年才十五六岁,长的也没怎么长开一样,小鼻子小脸,穿着一双小劳保鞋,也不怕冷。
赵永东最牛的一个光辉历史,就是曾经徒步三十来里路,硬生生的把一只兔子,从东台子村,撵到了老爷庙镇,又撵到了草场镇,最后活生生把那只兔子累死了,肺都炸了……反正兔子死的可惨了,直接原地爆炸了。
有人说赵永东虎了吧唧……
赵大鹅也觉得他虎,这不是特么的真虎嘛,跑几十里路,就为了撵一只兔子,够不够饭钱的?
那只兔子是抓着了,但是都没够他们家一顿吃的,之后还倒搭好几碗大米饭。
但是呢,赵永东反正一战成名,成了村里最靓的仔。
江湖人称——撵死兔。
另外一个是赵永东他爹,也就是赵大鹅的另外一个二叔赵铁清。
另外两个,赵大鹅不太熟悉,只能说认识,但是极为不熟悉。
一个是弹弓使得出神入化的赵永辉,这孙子……
就是赵大鹅觉得赵永辉这孙子,是一点人事不干,所以不仅不熟悉,还反感的很。赵永辉没事就是拿弹弓打鸽子,斑鸠,麻雀,布谷鸟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