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鼠兄都饿哭了,我还在扩建金库! > 第2662章(第1页)

第2662章(第1页)

第2662章

石静哼着小曲,往棉花地里加了些肥料。

去年,他种了新的南洋大米和稻鱼,让他的收入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来今年他还打算继续养殖稻鱼,但听邻居们这么说,他还是决定听燕王府的管家来种棉花。

李想分了一半给长安城的勋贵,剩下的也只有三千多亩了。

李想想让燕王府做大唐第一的棉布商人,但绝对不想做第一大棉农。

“石福贵,你跟去襄州的石马和石豪,有没有来信?”

另一边,石福贵也在忙着给棉花施肥,两人认识很久了,偶尔也会聊上几句。

“上个月,我接到一封信,说他已经在襄州安顿好了,正在忙着开垦荒地,让他放心,除此之外,并没有其他的事情发生。”

有句话说得好,家书抵万金。

这个时代,没有手机,也没有网络,想要把消息传出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然,这是因人而异的。

对于李想来说,只要他愿意,随时都可以派人去送信。

“放心吧,我听说关中这次去襄州开垦南洋水稻的人有数万之多,朝廷对此很是重视,一定会安排妥当的。”

石福贵的两个弟弟之所以会选择迁移到襄州,也是因为他的一句话。

所以这件事,两家人偶尔也会聊一聊。

“燕王亲自出京,视察南洋种植水稻之事,倒不是太担心石马他们种不出稻来,就是怕他们人生地不熟,受人欺负,生病什么的。”

石福贵的话,倒也是实话实说。

这个时代,家族观念很重,很多时候,都是帮亲不帮理。

你一个外来人,真要跟当地人起了冲突,吃亏的多半是你。

“放心吧,狮山书院的很多学生,都是跟着迁移过来的,有他们在,没人敢闹事。而且,到时候燕王也会去一趟襄州,襄州距离长安并不算太远,你只需要静待消息便可。”

石静这番话,虽然有些安慰之意,但却是发自肺腑。

借着朝廷大力推广南洋水稻的机会,他们在襄州开垦出了一块百亩的永业田,让子孙后代受益。

而且,石家兄弟众多,石马和石豪也能照顾一二,再加上石家村其他几家也要去,这点风险与利益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那就拜托你了。”

。。。。。。

长安城西北方向,渭水之畔,一座崭新的、恢弘的建筑正在冉冉升起。

“长孙兄,你麾下的那些大儒,已经答应去渭水书院任教了,是不是?”

郑海与长孙冲并肩而行,完成了渭水书院正式开张的最后一步工作。

如果说观狮山书院的蓬勃发展,刺激了这两家,那么渭水书院的建立,便是韦杜两家联合创办的曲江书院。

他们都是有眼力的人,自然能看出书院的未来。

虽然一开始可能会亏本,但是对于郑家和长孙家来说,却是不算什么的。

如今的书院,除了观狮山书院,大部分都是以科举考试为主,并不需要太多的实验。

不像后世,每一年的实验室,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放心吧,有我爹在,还能失败不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