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6章
我一朋友就是前几年退伍回来的,他还好点,结婚了,孩子都好几岁了,结果,像你说的,回来的时候就剩下一条腿,战友们安置的工作是公安局的,武装部的,最次的也是工厂的,他就分配到厂子食堂。
不是说食堂不好,其实他能看得开,他也是大字不试几个,好在他在炊事班干过,在厨房倒是也能接受。
他父母虽然遗憾,倒是没说什么,但是媳妇儿家里不干了,老丈人三番五次的找事,逼着他把工作让出给小舅子,他想着媳妇儿守着爹娘孩子也不容易,就一步步的退让。
后来他才知道,他不在家这几年,他媳妇儿,早就有人了,本来还盼着他干脆就死在外头,他们拿了抚恤金直接就从暗转明,皆大欢喜。
谁知道他这样子回去,抚恤金没有了,也赚不几个工资,他们就只能从他身上吸血,恨不得把骨髓都吸出来的那种。
最后,他被那些人逼的,妻离子散。
你们说,他这一辈子过的,我问他,你后悔当时去参军了吗?
我说,如果你不去不参军,守家待地的,可能干农活回辛苦点儿,但是还会是媳妇儿孩子热炕头,这一切的,麻烦事儿,就都不会发生,
他就沉默着不说话。
但是我知道,他是不后悔的,他说过很多次,兄弟情,每一次将进犯的敌人打退的成就感和自豪,在战壕里互相分享一口吃的,我记得,他每次说起,不管什么事,都是怀念的。
只是,如果事先知道会是这种结局,”
他摇摇头,
“可能也不会后悔吧,但是,他肯定不会成家的。”
半天,老太太才哑着嗓子开口,
“儿媳妇儿,你是怎么想的,你接着说,”
简单想了想,后世对于退伍军人和家属的安置其实有很多措施,她大致听过,具体的不了解,但是现在,也用不到其他的,
“妈,这个我也不是很明白,只是清淮河我哥,我二叔小叔都是干这个的,之前跟着我小叔也去见过烈士家属,我就想的多了点。
刚才说的也是突发奇想,咱们家的孩子要学习,要上进,那别人家的孩子,如果有这个机会,他们会不会比现在更优秀?
我听我哥说过,好多战士都是不识字的,其实就跟好多农村家长的心理一样,识个字也好,出门也不会被人骗。
我们这边在建设在发展,什么硬件软件,都是有钱,有东西就能完成的,但是就像是这次,我们需要种地的专家,养殖的专家,为什么第一反应不是去村里找个老农民,而是要去找他们?
这个道理其实我们自己也明白,不是说老农民就没有懂的,更值得信赖的可能并不是他们本身,而是拥有专业知识的这个人,他来了可以指导我们更专业的做这个事,同时,也能把这项技能传授下去。
我说的没错吧?
指着下一代,就像是种树,这个长成的过程,实在是太长。
这些战士就不一样,他们缺少的也只是知识储备,他们还拥有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如果让他们体会到知识的作用,亲身体会这种差距,他们,应该也是愿意进步的吧?”
靠在椅背上,她想起孙大牛和孙二牛,那两个可怜的孩子,
“那次之后,小叔说他会安排人排查这方面的情况,”
“对,”
秦清淮怔怔的看着前面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