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大夫,你倒是大方。要不然这样,高丽人索要的那些东西都由你出,咋样?”
“老夫没钱,如果有钱,老夫还真就出了。况且家中还有河东狮,难度不小。”
“那还扯啥玩意?我大唐百姓还有吃不饱饭的,怎么能把钱财给高丽人?”张牧一边说一边走近魏征。
“魏大夫,你也是大唐人,你怎么能如此跪舔高丽人?”
“沐国公,你还是太年轻,你不懂。做大事不拘小节,不能计较太精致。高丽使臣这事就好比你家有个穷亲戚过来做客,你那穷亲戚都吃不饱饭了,你依旧一毛不拔的像话吗?横竖就是让三瓜俩枣的事,至于吗?能用三瓜俩枣的彰显我大唐的威名,何乐而不为?”
“大唐的威名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绝对不是用钱财买出来的。”
“孺子不可教也。”听到张牧这话,魏征很是痛心疾首。
“还是太年轻啊,还是太鲁莽,真是愣头青。”
张牧:“………………”
别人说咱是愣头青,咱能忍。可是你这个愣头青有什么资格说咱是愣头青?
“魏大夫,别自己一身毛说别人是妖怪。”
“哎,真是不可理喻。沐国公,老夫绝对不会允许你做出此等有辱我大唐国威的事,老夫定要继续弹劾你。”
魏征说完直接目不斜视走开,头抬的高高的,雄赳赳,气昂昂,跟打了胜仗的大公鸡一样。
魏征走后,张牧又陆续遇到不少在弹劾自己名单上的官员,他们虽然长的五花八门,但是都是一个共同特征:
非常高傲,一副不弹劾到自己不罢休的决心显而易见。
虽然这帮官员都弹劾张牧,但是那些小官员哪里敢明着招惹张牧?纷纷避开张牧的目光。
只有走在最后的吏部尚书王不换例外,经过张牧面前时停下。
“沐国公,以往我们弹劾你,我们自己心里也没底。但是这次不一样,这次我们是为了大唐国威弹劾你,不杀杀你的锐气,我们绝不善罢甘休。”
张牧:“……………”
程处默那厮去礼部要一万贯钱财时指定招惹了这厮。
“王尚书,这次确实不一样。以前你们弹劾我,失败了就失败,没啥损失,这次可能不一样。”
“张牧,事到如今你还敢张狂?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王不换说完又重重的“哼”一声,这才转身离开。
当张牧一脸郁闷回到家时,报纸已经印刷出来,丐帮小乞丐也已经带到长安各个大学大门前售卖。
现在这个社会不比后世,在后世,只要有个手机,真的可以足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可是现在不行,现在所有的消息都得经过报纸获取。
这还是好的,报纸没出来时,获取消息都是靠口耳相传。
再一个,现在的书籍也没有后世的多,就那么几本书籍,枯燥乏味。
此时已经是放学时分,学生看到乞丐吆喝加印了报纸,纷纷购买。
相比较于枯燥乏味的书本,还是白话文报纸来的实在。跟后世番茄小说一样,朗朗上口,百看不厌。看到爽了,说句牛逼。看的不爽,骂骂娘,无所屌谓。
可是书本不行,那是公认的圣贤书,就算写的跟大粪一样,你也得表现出一副入洞房的样子,不然就是亵渎圣贤。
报纸不贵,经济实惠,学生眼巴巴的就是等着新一版报纸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