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安是整个陕州的中心,数十万人口的大城,更是东进西出的交通要道。
同时朝廷册封的韩王封地也在咸安。
可齐振眼前的咸安城却是一片萧条。
城外的村落里几乎看不到人影,官道两旁的商铺只有三三两两的开门,路上行人全都破衣烂衫,形容憔悴。
时不时也有马车和富贵人家经过,但都行色匆匆。
再向前两三里,来到东城门外。门口有数十兵丁看守,盘查甚严。
轮到齐振时,他并没有下马,只是将腰牌递了过去。
门卒刚要呵斥他下马,却被城门校尉拦住,双手恭敬接过腰牌仔细查看。
正面是“拱卫司”三字,背后则是一个硕大的“齐”字,这是齐振的专属腰牌。
校尉还是有点眼力劲的,马上客气问道:“敢问可是拱卫司齐将军?”
齐振点点头。
校尉马上躬身施礼,“原来是齐将军大驾,还请见谅。额……还请齐将军节哀。”
齐振微微点头,“有心了。”看来齐泰的事已经传开。
进入咸安后他并没有去府衙,而是直奔城中的福临客栈。
那是他跟大哥齐恒约定碰头的地方,比他先来的齐府家丁也住在这里。
城内比城外要热闹不少,只是齐振并没有心思看热闹。
龙武军的军营并不在城内,而是在城西二十里处,齐泰的遗体也安置在那里。
兄弟俩汇合后才能一起去军营迎灵。
齐振进入客栈,一打听,店小二说齐恒昨日才到。
跟着小二来到二楼房间,齐振终于见到了齐恒,这还是齐振穿越后第一次见到所谓的大哥。
齐恒不过二十五岁的年纪,面皮白净,留了三缕短须,看起来很是稳重。
他以科举入仕,现在淮南一县担任了近三年的县令,如无意外一两年之内应该可以再升一级。
不过现在意外来了,只能丁忧三年。
齐振先见礼,“大哥,小弟来迟了。”
齐恒快步上前,拉住齐振的双臂,“二弟,无需多礼,快快里边坐。”
边说边看着齐振,“二弟,大半年不见,你比之前变化很大啊。”
齐振的变化不在于外貌,而是整个人的气质。
齐振苦笑一声,“大哥谬赞了,小弟之前顽劣,醒悟太迟,也给父亲和兄长添了不少麻烦。”
他一提到齐泰,齐恒的脸色就是一暗,“父亲曾给我来信,对你的成长赞不绝口,没想到他竟然遭此横祸……”
齐振微顿,转移话题道:“嫂子和侄儿呢?”
“我让他们直接返京,没有过来。”
嫂子丁氏也是勋贵出身,大方贤惠。两人育有一子,年方两岁。
齐振点点头,想了想还是没有把齐泰遇害的真相告诉齐恒,此事自己去做就行了,多说无益。
不过还是把这段时间蓟都的变化一一告知,也让齐恒有个心理准备。
尤其是齐泰被追封侯爵,齐恒承继通义伯爵位的事也提前告诉他,朝廷的旨意来的不会这么快。
齐恒对端王和李德用的倒台甚是惊讶,连呼不敢置信。对自己承爵之事倒没有多少在意,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没说一会儿话,有家丁来报,陕州刺史陶宽派人求见。
齐振眉头微皱,应该是那个城门校尉通风报信。
让人进来后,自称是陶宽手下的师爷费谦。
“齐将军,陶刺史刚刚得知您莅临咸安,想要请您过府一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