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华夏真相集 > 第五十三集 仁杰护唐(第4页)

第五十三集 仁杰护唐(第4页)

乃悉罢修城之役,使民夫皆都归田收割秋稼,百姓由此大悦。

字幕:敬晖字仲晔,绛州太平县人,澄城县令敬山松之子。

默啜可汗挥师南下,先使阎知微前往赵州,招谕守将金吾将军、靖边军副大总管陈令英,劝其举城以降。阎知微引军到至城外,高声劝降,陈令英嗤之以鼻,恍若不闻。

阎知微便与突厥诸将连手,命鼓乐齐鸣,蹋舞《万岁乐》于城下。

陈令英忍耐不住,在城上怒斥:尚书位任非轻,乃为胡虏蹋歌,独无惭乎!

阎知微一时语塞,老脸白而复赤,故作沉吟道:实不得已,只歌《万岁乐》也。

陈令英呵呵冷笑,遂又问道:公所言万岁,是我大周天子,亦或是胡虏叛首耶?又闻说公被突厥逆贼立为南面可汗,或是自称万岁,在此自娱自乐乎!

阎知微更无一言可答,遂卷旗息鼓而去。

突厥诸将见阎知微逃回,皆都叫道:如此无用之人,还是哈喇了罢,以免徒费粮食!

默啜止道:不可,留之且有大用。

乃挥兵而进,围攻赵州。陈令英请刺史高睿领本部军守城,自与参军陈子昂率靖边军出城迎敌,因以寡敌众,深入重围。

正激战间,忽听城上大喊,未明其故。

不一时有探马来报:赵州长史唐般若为敌内应,趁乱献城,赵州已陷矣!

靖边军将士闻此大惊,各无战心,于是四下溃散。陈令英独立难支,乃与陈子昂并肩杀出重围,引数百骑投往定州而去。

突厥军由此夺到赵州,大军入城。

武周刺史高睿乃隋朝开国名将高颎之孙,闻说胡兵入城,乃与妻秦氏仰药求死。未料却被胡虏突入州衙救醒,并以牛车舆之,来见默啜可汗。

阿史那默啜敬其忠义,乃以金狮鸾带、三品紫袍以示,说道:降则拜官,不降则死!

高睿不决,转顾其妻。高妻朗声答道:酬报国恩,正在今日,绝不降虏!

夫妻两个遂俱闭目不言。默啜知不可屈,乃命杀之。

突厥虽得赵州,然而诸路周军渐至,突厥便不能进。又兼诸城守将及各州刺史皆守秋粮据守,坚壁清野,叛军渐渐乏食,于是只得引退,并无太大战果。

两军息战,武皇便始清算功过。先将叛将唐般若族诛;追赠高睿为冬官尚书,谥曰节。金吾将军陈令英虽有兵败之过,然有斥贼拒降之节,诏命赦免其罪,将功补过。

陈令英心自不安,遂请陈子昂代笔,上《请免官表》,竟成千古美文。武皇览表,甚嘉其文,遂迁陈令英为岐州刺史。

是年秋,皇嗣李旦固请逊太子位于庐陵王。太后许之,遂立庐陵王李哲为皇太子,复其原名李显,大赦天下。

其后乃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会合诸路兵马,并募中原壮勇,以讨突厥。

众闻庐陵王复得任用,于是九州鼎沸。李显恢复太子之位,母子和好如初,又得挂帅北征,恰便是投胎轮回,更好似再获新生。于是渡河北上,召集众军。

当突厥南下之时,武皇先是早遣朝臣在冀豫二州招募壮勇,但月余所招不满千人;及闻太子李显为帅,登时应募者云集,未几数盈,达五万之众。人心思唐,由此可见。

突厥默啜可汗闻说庐陵王挂帅来伐,自己本来便是以恢复李唐为号,此时如何对敌?由是便趁此机,命将全部人马退往朔北,以避太子之锐。

武皇太后闻之,复召太子还朝。

太子李显被贬黜为庐陵王期间,曾先后被软禁于均州及房州,长达十四年之久,只有王妃韦氏陪伴,两人相依为命,尝尽人世艰难。

韦氏史书未记其名,出身京兆韦氏驸马房,乃豫州刺史韦玄贞之女,生母为崔氏。李显为皇太子时被选为太子妃,嗣圣元年李显即位中宗,韦氏册立为皇后。

中宗被废为庐陵王时,夫妻患难与共,韦氏并为李显生下一男四女,分别乃是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

李显时为废帝,时常心惊胆战。每闻母后派使臣前来,愈加惶恐异常,多次欲要自杀。幸有韦氏劝慰:祸福倚伏,并无常理。人不当死,何必自就?

李显故与韦氏同甘共苦,情义非常深厚。

圣历元年九月,李显还宫复为皇太子,便即韬光养晦,并将长女永泰公主嫁给魏王武承嗣之子武延基,幼女安乐公主嫁给梁王武三思之子武崇训。

武则天见此,心中大慰。

太子太保魏宣王武承嗣见此,知道太子之位就此安稳,再无己份,于是怏怏成疾。圣历元年八月戊戌,就此因病薨逝。

武则天自然心中悲痛,但亦无法可想,乃擢春官尚书武三思为检校内史,同时提升狄仁杰职务,诏命以本官并兼纳言。(本集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