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灵将之说 > 第1030章 逼上梁山(第1页)

第1030章 逼上梁山(第1页)

捡漏是一门技术,也需要审时度势,刘知远运用得炉火纯青。

刘知远,进入开封并建都,改名为暠,改国号为刘土,改天福十三年为乾佑元年,蠲免赋税,大赦天下,称帝。

刘知远果断采纳了皇后李氏的建议,一改过去靠括民财犒军的惯例,而是拿出宫中所有财物赏赐将士,果然深得人心。

神辽帝国大军进入圣唐一族后,到处以“打草谷“的名义掠夺财物、杀害无辜百姓,圣唐一族北方地区人民反抗不断,耶律德光被迫北撤,留萧干守卫汴京。

刘知远看准时机,采纳了郭威“由汾水南下取河南、进而图天下”的正确建议,命史弘肇为先锋,举兵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无敌,很快拿下了洛阳和汴京。

刘知远稳定圣唐一族北方局势之后,令魏州的杜重威移镇归德,与原归德领主高行周对调,杜重威抗命不从,刘知远令高行周与慕容彦超率军讨伐杜重威,杜重威誓死守城,刘土大军日久无功。

刘知远恐生他变,亲自来攻,死伤甚巨,刘知远见强攻不克,多次遣人招降杜重威,许以不死,此时魏州粮草用尽,城中将士多逾城逃亡,十一月二十七日,杜重威出城投降,刘知远言而有信,没有杀杜重威,封其为检校太师、守太傅、兼中书令、楚国公。

至此,圣唐一族北方基本上平定。

乾佑元年948年正月,刘知远因长子刘承训之死而病重,召史弘肇、王章、苏逢吉、郭威等人托孤,临终前,刘知远认为杜重威反复无常,于是授意托孤大臣除掉他。

随即驾崩,时年54岁。

而刘知远称帝后,他的旧日僚佐均成为朝廷重臣,占据各大要害部门,杨邠、郭威任正副枢密使,苏逢吉、苏禹任宰相,王章任三司使,史弘肇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兼平章事。

这些人中除郭威外,其余均为蛮横无知、贪暴残酷之徒,如宰相苏逢吉,早在河东为慕僚时,刘知远命其静狱以祈福,实际上是要他释放囚犯,而他却把全部囚徒统统处死,号曰“净狱”。

当了宰相以后,仍不改旧习,曾草诏要将为盗者的本家和四邻、保人全族处斩,有人驳斥说:“为盗者族诛,已不合王法,何况邻保,这样做不是太过分了吗?”

苏逢吉不得已,才勉强删去“全族”二字。

至于史弘肇更是残暴绝伦,他掌握禁军兵权,警卫都邑,只要稍有违犯法纪,不问罪之轻重,便处以极刑,甚至太白星白昼出现,因为有人仰观,就被处以腰斩,有一百姓因酒醉与一军士发生冲突,也被诬以妖言惑众而斩首,至于断舌、决口、抽筋、折足等酷刑,几乎每日不断。

王章任三司使,负责理财,惟知暴敛,致使百姓因此而破产者比比皆是,旧制,官库出纳钱物,每贯只给八百文,百姓交税也是如此,每百文只交八十文,称之为“短陌钱”,而王章规定官库给钱每百文只给七十七文,但百姓交税每百文仍交八十文,刘土皇朝还规定私贩盐、矾、酒曲者,不论数量多少,统统处以死罪。

中央大员如此,上行下效,地方官员更加残暴,卫州刺史叶仁鲁捕盗时,往往将普通平民当成盗贼杀戮,或挑断脚筋,抛弃山谷,致使这些人“宛转号呼,累日而死”。

西京留守王守恩为了聚敛钱财,胡乱收税,税目之多,包括上厕所,上街行乞,都要交税,甚至连死人的灵柩,如不交钱,也不准出城埋葬,有时还放纵部下,强抢或偷盗人家钱财。

因此,刘土皇朝的统治,是圣唐王朝至道宋王朝之间,那一个时期之中,最残暴的,百姓极度困苦,以致卖儿贴妇都不能度日。

而刘知远只当了一年皇帝就病死了,其子刘承祐继位,史称刘土隐帝。

刘知远病危之际,念念不忘的是杜重威,杜重威拥有重兵,又有战争经验,又有政治斗争的经验,实在是一位难对付的人物,刘知远接受了他的投降,又封给高官重职,但也一直在担心他。

而杜重威虽然投降刘土,他也是在等待时机,一旦机会成熟也要东山再起,因为杜重威从来不甘心受人控制。

对这一切,刘知远心里也明白,本来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刘知远会亲自动手处置杜重威,但现在寿命已不允许他来处置杜重威了,自然刘知远也是耿耿于怀。

刘知远自己知道已经不久于人世了,对过去不用多想了,对将来又不能不想,终于,看着床边的史弘肇、杨邠、王章,从微启的嘴唇中发出清楚的声音:“严防杜重威,杀了杜重威!。。。”

说完后,刘知远闭上眼睛,完成了他的一生,也实现了他的愿望。

刘知远刚刚死去,苏逢吉就与杨邠、郭威、史弘肇等商量,如何实现刘知远的遗愿,怎样处置杜重威。

苏逢吉是当时的宰相,又是顾命大臣,大家自然一切都听他指挥了,于是,根据苏逢吉的安排,先秘不发丧,由杨邠、郭威起草诏书,并派人给杜重威送去。

诏书称:“杜重威犹存祸心,未悛逆节,枭首不改,虺性难训。昨朕小有不安,罢朝数日,而重威父子,肆潜凶言,怨谤大朝,煽惑小辈。今日显有陈告,备验奸期,既负深恩,须置法极。其杜重威父子,并令处斩。所有刘土公主及外亲族,一切如常,仍与供给。特谕。”

将杜重威父子逮捕后,一并斩首,其尸体遗弃在街上,行人来往有的诟骂,有的跺脚,不久化成烂泥。

刘知远死后,由宰相冯道和史弘肇策划,刘承祐在刘知远柩前即皇位,这便是刘土皇朝的隐帝。

刘承祐是刘知远的次子,生于李火皇朝长兴二年931年,母亲李氏,本来刘知远最喜爱的是长子刘承训,刘承训很贤良,颇有才华,不幸早死,刘承训早死,对刘知远打击很大,传闻刘知远就是因为长子刘承训早死,过度悲伤而患病,最后一命呜乎。

刘承祐在没做皇上之前,在苏逢吉的建议下,刘知远准备封他为王,但还没来得及赐封,刘知远就死了,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后来在苏逢吉的主持下,又册封刘承祐为周王。

刘土皇朝隐帝刘承祐开始了他的统治,组成了新的小朝廷,但面临的困难很多,一是刘土皇朝高祖刘知远时期的暴政,依然实行;二是各地领主对朝廷是表面服从,实际在观望,在寻找时机;三是朝廷内部宰相与群臣,群臣与皇上之间矛盾重重。

所有这些都摆在刘承祐面前,又都在日益加剧,不及时解决,一旦爆发,就会引起严重后果。

乾祐元年(948年)三月,刘土皇朝河中领主李守贞、永兴领主赵思绾、凤翔领主王景崇等三藩镇先后举兵造反,刘承祐派白文珂、郭从义、常思等分别讨伐,久战而都无功,刘承祐于是任命郭威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派他去督促诸将,讨伐叛乱。

乾祐二年(949年)夏天,郭威首先到达河中攻打李守贞,攻破河中外城,李守贞与妻子自焚而死,李守贞被消灭后,赵思绾、王景崇也很快不攻自破,所谓的三镇叛乱,终于被镇压下去,刘土皇朝刘承祐小朝廷度过了一次危机。

刘土皇朝是一个脆弱的朝廷,隐帝刘承祐又是一位昏暴的皇上,危机如同影子一样,始终没有离开他。

脆弱的重要表现另一方面,是政治黑暗,当然,这也不全是刘承祐一手造成,也与刘知远分不开,但我们不去追述刘知远时的黑暗政治,现在只就刘承祐时的黑暗情况予以叙述。

正当三镇叛乱,关西用兵时,人心恐慌,京师百姓,流言四起,史弘肇为了维持刘土皇朝统治,出兵四处搜查,凡是遇见可疑的人,也不问大小,也不问青红黑白,全都处死了。

大凡是百姓犯法,官吏告知史弘肇那里,只见史弘肇用三个手指头出示的手势,就是处以腰斩的意思。

史弘肇又动不动用割舌头、决口、抽筋、折足,酷刑泛滥,史弘肇扬言“文人难耐”,就是反对与有知识的人共事。

他残忍,贪婪,无恶不做,据说燕人何福进有一个玉枕,是传世珍宝,价值十四万缗,何福进让家奴去淮南卖掉,然后买茶,但这个家奴把卖玉枕的钱隐藏起来不交,何福进痛打家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