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观礼者和围观者从晋君周口中听到楼氏占了郑地六成,范氏与荀氏合起来瓜分郑地南部六成,邯郸氏却是没有从中获得新的封地,一下子可以在脑子里给晋国的卿位家族排出一个三六九等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毫无疑问就是郤氏最为强大,并且是得到了官方的认证。
再来便是近二十年来崛起的楼氏,超越老牌卿位家族范氏、荀氏、邯郸氏一跃成为晋国第二强大的家族。
熟知楼氏发迹情况的人,他们寻思着能不能复制,只是一想到郤锜和郤至的性格,自己先退避三舍了。
没错,自认为了解情况的人,他们认为楼氏抱上了郤氏这只粗大腿,才让楼氏有现如今的强大。
某方面来讲,他们的认知没有错误。
真的就是郤至给楼令打开了上升渠道,才让楼令的才能有发挥的空间。
事实不是那样吗?有再好的能力,没有发挥的空间,能力再好又能够怎么样呢。
“荀氏恐怕是要悔青了肠子。”华元知道的内情更多。
楼氏的发展依靠了郤氏,可是楼氏对郤氏的回报并不少。
拿华元所知道的情况,郤氏好几次遇上了危机,楼氏之主楼令可是从中出了很大的力气。
再来谈郤氏后续的一再壮大,一样是楼令从中协助了不少。
华元不知道的事情是,没有楼令这个人,郤氏早就已经被晋厉公给灭掉了。
反正在华元这边,郤氏与楼氏是相辅相成,其中的一方都没有白嫖的现象,简直就是可以互相成为家族与家族之间交往的典范。
至于说华元认为荀氏要悔青肠子,同样是建立在有足够多的了解之上。
讲道理,楼令娶了智罃的妹妹,两个家族的关系更为亲近。
奇怪的地方就在于,非亲非故的郤至给了楼令上升渠道,反倒是作为姻亲的一方没有动作。
要知道一点,楼令娶娇姬那一会,可是荀氏非常得势的阶段。
在楼令与姬娇定亲时候,晋国的中军将是旬林父,荀氏真的有能力拉扯楼氏一把。
等旬林父病逝之后,中行偃跟栾书非常亲近,一样有能力拉扯楼令一把,可是荀氏真的没有丝毫行动。
楼令能够爬上司马的位置,一来是郤锜和郤至出了把力气,再来就是栾书想捡现成的便宜。
而栾书在某一段时间确实是占了楼令相当大的便宜,嘴巴动一动就让楼令忙死忙活,最后事毕的功劳被栾书拿去了八九成。
如果栾书不是那样的死法,更是得了一个弑君贼子的盖棺定论,哪有可能让楼令获得应该得到的荣誉。
最为直接的体现方式就是,由楼令书写的《司马令》会被命名为《司马书》。时间久远之后,作者不会是楼令,该是栾书了。
类似的操蛋事在历史长河之中可不少。
要是哪位有能力执笔写小说的人,执笔编起了故事,写得又极好,作品传播度高,直接就成架空历史覆盖真实历史了。
晋君周对卿大夫的赏赐念完,歇息了一小会的时间,开始赏赐中小家族。
魏氏被排在中小家族的第一个。
晋君周用了跟邯郸氏差不多的时间来阐述魏氏的功劳,给予的赏赐跟给邯郸氏相差无几。
不用多么敏感,只要是有一颗正常的脑子,一定能够读懂晋君周释放的政治信号。
“这是魏氏要得势了啊?”高固没有记错的话,魏氏是楼氏的附庸来着?
其实,魏氏已经不是楼氏的附庸了。
两天前,楼令召唤魏颗,两人聊了一个多时辰,其中包括魏氏不再是楼氏附庸的话题。
魏颗挺懂得做人,为了报答楼氏长久以来的照顾,也是还上以前的人情,顺从楼令的暗示割出“瑕”这个地方给予楼氏。
这样一来,双方算是两清。
以后到底是什么关系?魏氏当然不愿意跟楼氏交恶,乃至于希望继续保持友好,只是双方要重新互相定位自己的地位了。
对于楼氏和魏氏的封地主权变更,其他时候肯定不会让晋君周轻易允许。
晋君周对魏氏有很大的安排,不希望楼氏与魏氏交恶,自然是把魏氏将“瑕”送给楼氏的事情乐呵呵地认可下来。
类似的事情在晋君周当政之下已经有先例,也就是范氏将分配到手的郑地南部多座城池送给旬氏这回事。
只不过,当时毕竟没有正式分配下来,范氏给荀氏的赠予算是一种功劳的谦让,不是明确了主权再转交,并非太过挑战一国之君的权威。
魏氏将“瑕”转赠给楼氏的操作不一样。
首先,这个“瑕”已经明确是魏氏的封地,可是封地又是晋国的一部分,真不是魏氏想要怎么处理都行。
那个就好比如,土地是属于国家,在某人名下只是获得使用权,想要买卖需要取得国家的许可,道理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