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雅看了看表,已经接近晚上八点多。
她依稀记得,之前在整理档案室的文档时,看到过一个四岁男童的失踪案。
后来被找到之后,现已是一具冰凉的尸体。
那童尸的后颈处有针孔状皮下出血,当时的警方也抓到了罪犯——是个还不满周岁的青年。
考虑到罪犯尚未成年,所以送去了少管所。
这次,又是一起儿童失踪案。
会是巧合吗?
“好,我现在就回公安厅。”
“已经给你备好了车在楼下,工作中注意休息。”
“谢谢孙长关心,我会小心的。”
就这样,撂下话筒后,她下了楼。
魔都省公安厅。
“苏警长,保安的家属之人的失踪地点……全部集中在东风小学。”
听到这话,苏雅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全部?
“不是失踪了一个孩子吗?”她询问案件细节。
“不是,总计人。”何强无奈地说道。
“……何队,带我去现场吧。”
到了东风小学之后,苏雅开始观察周围的环境。
围墙外的地井旁边,有一个鞋印,她蹲下身子,查看情况。
这个东风小学是距离农村最近的一所小学,但也有起码十里地。
而根据眼前这个鞋印判断,鞋子大概率是新买的,并没有走过几步路。
也就是说,这个犯罪嫌疑人,要么本身就是城镇里的人,要么,虽然是农村人但拥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
可在这个年代,要说农村人有极强反侦察意识,逻辑上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就在苏雅在用石膏提取鞋印,打算带回去再研究时,听到了一阵着急忙慌的脚步声。
“何队,离东风小学最近的辽河村张寡妇家柴房里,现了一个小男孩!”
“何队,在辽河湾的一个废弃渔船上现了一个小男孩尸。”
刚开始,听到现一个小男孩的时候,何强脸上还出现了期待。
但当他听到第二个消息——现小男孩尸的时候,表情又重新变得凝重。
“带路。苏警长,你跟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苏雅知道,不管那两个小男孩是否还有生命体征,她都是能帮上忙的。
“好。”
先去的是张寡妇家的柴房。
她家坐落在村子的最尾处,用土坯勉强堆砌起来的。
柴房就更简陋,只是用几块木板围了一圈,封了个顶之后,用几块泥巴将木板之间的缝隙简单地填了一下。
柴房的木门并没有关紧,而是虚掩着。
何强上前将挂着已经生锈铁索的木门打开,现里边很是闷热,还夹杂着一些灰尘的味道。
柴房几乎一半的空间,都被堆满了稻草。
张寡妇说,自己一个弱女子没办法砍柴,平日里就只能多收集一些稻草存着,做饭时候当柴火用。
今晚她做饭的时候现家里火灶旁的稻草快用完了,吃完饭就想着过来再搬一些回去。
没曾想,刚进屋,就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像是一个生了病的孩童的哼唧声。
她回家拿上手电筒后再回到柴房一照,现是个孩子。
怕惹上麻烦,没敢自己送到卫生所,而是直接报警,叫来了警察。
“看,就在那。”
她指了指角落里,稻草少了许多的地方。
苏雅和何强顺着张寡妇手指的方向看去,现那个稻草堆的高度,刚好够一个男孩子爬过去。
而且,前面凌乱的稻草也能说明,应该是男孩自己爬上去的。
“这个男孩,你认识吗?”
何强板着脸询问道。